品茗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4-08-23 作者: 碳化塔

  公司是聚焦于施工阶段的“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提供商。公司立足于建筑行业、面向“数字建造”的对象和过程,提供自施工准备阶段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化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各方在成本、安全、质量、进度、信息管控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数字建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链驱动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向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实现建筑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数字建造的实践企业,公司将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垂直应用分为面向建造对象本体和面向建造过程管控两大类,经过多年研发及技术迭代,公司在BIM算法引擎技术、塔机安全辅助技术和数字建造技术中台体系等核心技术上获得突破,实现了技术的商业化运用,形成了建筑信息化软件及智慧工地产品两大类产品。同时,公司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形成了较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专业方面技术研究能力。公司致力于技术与行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数字建造产品场景化应用的落地,为建筑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赋能,推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了跨建筑行业及信息技术行业的众多核心技术。公司先后被认定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起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并在随后的年度持续被认定。

  公司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主营施工阶段“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7),公司隶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行业代码:I651)。按照产品的功能及用途,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建筑信息化行业”。

  建筑信息化依托于整个建筑行业,我国建筑行业体量巨大且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因此,建筑信息化行业市场容量庞大,发展前途广阔。同时,建筑信息化行业是软件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造技术相互交叉的专业领域,技术领域覆盖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对交叉学科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各类技术发展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行业技术门槛、研发经验壁垒较高。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Imagining construction’s digital future》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各行业对比来看,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非常低,仅高于农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可见即使发达国家十倍于中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全球建筑行业信息化均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建筑行业信息化涉及建筑规划设计、实施工程技术、图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机械智能化、软件工程等多方面专业方面技术,是多门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建筑行业信息化产品以自主研发软件为核心,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特点,并且产品研制应用需要建筑施工领域、计量造价领域、软件研发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随着建筑业、软件业的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用户对产品实用性、完善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该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

  对建筑信息化行业而言,需要对建筑行业产业链上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工程项目施工业务全过程、甚至是实施工程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数字化解读的能力。同时,需要对国家住建部、各地建设、监管部门的规则体系具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准确理解。因此,作为建筑信息化产品提供商,其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对行业、项目知识经验的积累。

  我国建筑信息化起步较晚,以应用为起步,在基础软件方面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依赖于国外厂商的基础软件研发环境,行业内主要国内企业的产品集中于应用软件、管理平台软件、智慧工地领域。公司在施工软件和智慧工地领域,是最早进入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之一。公司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对建筑行业产业链覆盖较齐全,并具备持续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公司先后被认定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起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并在随后的年度持续被认定,是国内建筑信息化细致划分领域中少数具备该认定资质的企业。公司已在建筑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产品品种类型众多,版本迭代更新迅速,对市场需求契合度高,市场口碑较好。随公司持续深入的研发和产品的一直在升级,产品性能将逐步提升,产品类型和客户群体将进一步扩充,公司市场地位也处于持续提升中。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建筑行业的数据资产重要性逐渐显现,降本增效效用与自身应用发展并举,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自2011年住建部第一次将BIM纳入信息化标准建设的重要内容,BIM已成为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信息技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办公厅陆续出台BIM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扶持政策。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强调,快速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提出,以新技术赋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深化BIM、CIM技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大服务惠民的数字住建体系,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取得跨越式发展;《“十四五”工程勘测考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精确指出快速推进BIM正向协同设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具体方案BIM交付,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资产管理和智慧化运维服务。

  推进BIM应用慢慢的变成了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识,预计未来BIM标准制定的逐渐完备会加快我国BIM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打破传统建筑业上下游界限,实现产业链信息共享。BIM在国内施工公司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市场正在开始体验BIM带来的效益,包括减少相关成本、提高交付效率、增加可持续性等,未来BIM的应用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2)智慧工地场景化、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相融合的必然路径,是提高现场管理效能、提高项目盈利能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智慧工地仍处于发展前期,发展策略、标准体系、实施路径等尚需深入研究,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智慧工地不是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堆积,应务实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智慧工地技术与实施工程技术深层次地融合与集成,增强实施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感知能力。强化数据管理,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来进行统一采集、整合,深入数据挖掘,建立量化数据模型、业务模型,实现数据和业务融合,提高数据驱动业务管理能力,提高工程建造整体效率,推进工程建造数字化改革。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为主线,完善数字化的经济治理体系,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立足于建筑业,紧扣国家发展的策略和行业战略方向,聚焦智能建造,充分应用BIM、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等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等相关装备,通过人机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提高工程建造的生产力和效率,解放人力,从体力替代慢慢地发展到脑力增强,提高人的创造力和科学决策能力,是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3)建筑施工公司迈入数字化转型和赋能的必经之路,企业级数字化转型产品提升企业智能决策水平

  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经济格局的重塑,建筑业由持续多年的快速地增长向高水平发展转变,正处于从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资源成本的上升、环境的束缚,建筑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建筑公司能够带来了创新驱动和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产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建筑企业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日趋庞大复杂,公司集团层面对承接的众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难度持续不断的增加;对已积累的项目数据和模型缺乏有效集成,数据价值难以真正发挥。施工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企业级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智能决策水平,综合利用物联网、BIM、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数据与企业信息对接和联动,提升项目建造管理效率,提高建筑施工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及监督业务的信息化水平,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施工公司在建筑产业链的数字化经济背景下实现转型。

  ChatGPT的出现预示着AIGC为首的新一轮技术浪潮已经来临,AIGC技术可在各行业、各领域被大范围的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的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在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到运维,AI有望革新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建造虽然是较为复杂的场景,但建造也是一个结构化、流程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建造领域的知识和数据标准化程度较高,适合AI行业大模型的训练和AIGC的使用。在设计阶段,AIGC能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在施工阶段,可实现资源优化和成本控制,通过实时监控提升安全和质量管理;在运维阶段,结合建筑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可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此外,AIGC的智能分析和优化有助于实现材料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AIGC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在工程建造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公司面向需求来做应用化研发的过程中,逐步将众多科学技术手段引入、融合到本行业的解决方案中,结合建筑行业的专业性与建设应用场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创新逐步形成了与行业深度结合的核心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掌握了跨建筑行业及软件行业的众多核心技术,并应用在各基本的产品的设计当中,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2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23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和3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至本报告日,另有41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5,109.51万元,同比下降9.49%,减少535.48万元,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减少611.7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打造研发队伍“精兵强将”计划,优化研发团队结构,强化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月平均人数为509人,相比上年同期的563人,同比下降9.59%。

  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及资金流动性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地产投资持续低迷,上半年呈现下滑幅度扩大趋势,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建筑行业整体景气度偏弱。随着地方政府财政逐步收紧,建筑央国企在资金、渠道方面的优势逐步凸显,建筑民企面临较大的行业出清压力,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面对行业变化及挑战,公司坚定贯彻“提质增效”“精兵强将”的经营方针,克服行业下行坏因积极开展工作,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8,517.25万元,同比增长10.42%;其中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营收9,434.41万元,占比50.95%;智慧工地业务营收9,082.84万元,占比49.05%。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叠加较为明显的成本费用管控成效,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843.9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

  房建行业景气度不足,基建投资增速虽下滑但仍保持一定韧性,特别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水利、铁路等领域景气度相比来说较高,公司贯彻落实“聚焦央国企客户”和“基建驱动、效益优先”的经营策略,积极开展基建业务,构建了数字基建整体解决方案,拓展线性工程、能源、水利工程等领域的优质客户群体,报告期内实现智慧工地业务营业收入同比持平。

  在智慧工地企业级业务领域,公司继续推进施工公司数字化转型,帮助客户构建“平台+生态”的多层级项目管理数智化能力。

  公司企业级平台数智施工平台的技术基座APaaS平台迭代升级,完成基建产品的接入,对多业态业务的支撑能力慢慢地加强,新增对风电、火电、光伏等能源业态场景的业务覆盖;开发了物资管理系统,以“项目物资仓储管理流程”为基准,构建多方主体的工程生命共同体生态链,贴合实际业务,满足细分客户群体的特定管理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与中电建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发建设的中电建贵州公司数智建造服务平台阶段付并启动应用,逐步推动中电建贵州公司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与中能建天津电建签署战略协议,共筑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的数字化建设。

  在智慧工地项目级业务领域,公司全力拓展基建业务,除了在传统线性工程领域和已经取得较好进展的能源工程领域之外,新增开拓了水利工程领域业务,进一步聚焦优质细分市场和优质客户群体。

  公司基建业务产品从线性工程、能源、水利三大应用板块出发,以阳光隧道、数字拌合站、机械设备管理为关键场景,搭建通用产品体系,打造数字基建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基建指挥平台、阳光隧道、数字拌合站均完成产品版本升级,尤其是阳光隧道发布了隧道开挖“工序自动识别”功能,实现施工管理效率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为客户减少相关成本,基建产品落地应用价值被客户广泛认可。

  上半年,在线性工程领域,公司新签十巫南高速公路、侨城东路北延长段等项目;在能源领域,公司与江苏国信002608)合作拓深,新签国信苏盐(淮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等重要项目;在水利工程领域,公司发布了品茗水利工程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开发了融合水利工程防洪防灾“四预”和安全管理“六项机制”的“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平台,获得客户认可,上半年公司强势中标“引江补汉”工程三个标段,为公司在水利工程的业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上半年,基建业务在智慧工地业务占比超30%。

  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项目投资额、新开工面积同比继续呈现下滑趋势,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开展面临挑战,对此公司积极应对,最终实现软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8%,根本原因为公司专注产品创新,新版算量软件“品茗茗算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推广取得较好成效,报告期内土建钢筋计量软件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均同比实现增长,并利用优势产品精准拓展市场,在浙江省外市场稳步推进、持续突破,此外公司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开展较为顺利,也为软件业务增长作出贡献。在当前行业背景下,公司聚焦产品创新,聚焦客户服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求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2024年,公司造价业务围绕“运营效率提升”积极行动,坚定推进大客户策略,持续升级和完善服务体系,一直在优化面向大型咨询机构、大型施工公司的服务内容,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和客户黏性,报告期内,新客户数量、老客户复购率均实现同比增长。在产品方面,基于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图形平台的研发进展及成果,公司对新版算量软件进行了迭代升级,产品性能继续提升,产品功能愈加全面,进一步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为公司造价业务的增长带来机会。

  2024年,公司进一步拓宽、拓深与建筑央国企就数字化转型过程中BIM技术落地应用的企业级合作,与中建科工、山东电建等公司签订平台定制合作协议;积极探索AI技术与BIM的融合应用,上半年推出了品茗AI一键翻模、品茗AI图模管理等产品,通过AI技术实现了自动翻模,翻模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并对施工现场图纸做智能化管理,提升图纸使用准确性及管理效率。上半年,公司在杭州、上海、深圳等5个城市举办了“锻造数字筋骨”BIM+AI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研讨会及新品发布品鉴会,众多行业专家及公司参与并对公司AI相关这类的产品认可,为公司后续产品推广及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024年,施工软件业务继续大力推广企业级产品在行业的应用,除传统偏房建业务的客户外,拓展了一批以基建业务为主的央国企客户,与中交、中能建、中电建等陆续实现合作,进一步拓宽优质客户群体。此外,在产品端,公司通过不断深化对用户使用习惯及需求的分析,研发了用户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客户使用状态,能检测并识别软件盗版使用情况并在后台进行相对有效干预,有效打击盗版,提升软件正版化率,促进业务增长。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坚持自主研发,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最新趋势,持续加强研发与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得3项专利权和2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53项专利和3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另有41项发明专利已经入实质审查阶段,展现了公司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及研发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基础研发投入,对通用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研发和技术复用,增强研发效率;加大面向施工公司数字化转型关键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制上取得如下进展:

  公司对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做了一系列性能提升及创新功能研发,最重要的包含:(1)整体性能优化:内存控制和性能卡点优化;(2)算法创新:发布品茗自主三维布尔算法库,与老版本相比计算结果稳定性,计算效率指标均有较大提升;(3)渲染技术优化:对构件整体三维渲染技术来优化;(4)图纸解决能力增强:对图纸加载能力和内存来优化;(5)图纸编辑功能研发:开发图纸编辑功能,实现了在自主图形平台上进行图纸导入、查看、管理、图纸分割、图纸编辑、对比、保存等功能,一站式解决用户使用图纸的问题,提升客户使用效率。

  在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等基础研发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公司继续对新版算量软件“品茗茗算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进行了迭代升级,新增约束边缘构件、自定义钢筋贴面等百余项新功能和业务解决方法,丰富和完善软件功能以使用户得到满足高效建模需求;同时持续提升软件操作界面智能化水平与友好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新版算量软件因其功能全面、规则专业、性能优越、操作便捷等特性,得到客户和市场广泛认可。

  APaaS平台是为企业级用户更好的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技术基座,2024年,基于房建、基建、能源等多业态客户对产品的深度应用,公司对平台核心技术进行扩展和优化,继续强化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1)物联网平台逐渐增强物模型功能,增加多层物模型定义,满足项目上智能硬件网关与设备之间多层物模型嵌套关系定义,提高IoT产品的适配性;(2)低代码平台逐步降低了流程配置的复杂性,新增流程驳回、流程编辑重新发起等,提高流程配置效率以及用户可操作性;(3)数据分析能力增强,优化在线编辑器功能,支持在线快速编辑大屏代码;新增版本管理,支持每个租户内部版本管理;简化配置流程,支持数据组装等便捷操作,降低实施成本。

  报告期内,APaaS平成了公司基建类产品的接入,对多业态业务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实现对风电、火电、光伏等能源业态场景的业务覆盖,并已与能源领域建筑央国企达成企业级平台定制开发合作。

  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领域积极探索与施工行业的融合创新,上半年发布了面向实施工程技术线的大模型应用“品茗AI技术助手”,具备规范原文查询、行业知识问答、资料快搜、方案生成、图模管理等功能,旨在解决实施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规范查阅繁琐、专家咨询不便、方案素材找寻困难、项目图纸管理任务繁重等痛点,打造施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专家型智能助手工具”。

  在AI技术机器视觉领域,公司继续对AI全景高点巡检机器人进行迭代优化,对项目现场全天候监测,有效识别高处坠落等安全风险隐患并实时预警,实现快响应和有效管理;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来进行升级,通过优化改进无感考勤的跟踪算法、陌生人入库算法和梯度识别算法等,提升无感考勤落地应用效果;此外,为压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公司优化了基于国产芯片的算法适配和性能,对常规服务器算法进行移植,并对后端调度进行编解码优化、性能存储优化,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降本。

  公司针对基建领域客户的具体需求,逐步加强了基建类工程建设项目IoT解决方案集成能力。通过融合分析隧道施工的实名制、人员定位、台车定位等数据,实现实时判断隧道施工的工序,从而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机管大师迭代升级,可自动监测施工项目各设备状态,自动采集设备燃油、定位、工时等数据,实现施工全套工艺流程设备全流程监管,深度结合业务,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应用价值,为客户降本增效。

  此外,在塔机现场应用方面,公司针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多机种空间碰撞的复杂问题,研发了流动防碰撞技术,发布了流动防碰撞监控系统,新增30余种流动防碰撞场景,极大提升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性,实现了单机种多场景向多机种全场景的跨越;针对塔机驾驶员的安全问题,公司研发了塔机远程无人驾驶操控系统,系统融合了远程智能巡航技术、5G通信技术、三维防碰撞技术、塔机智能控制技术和AI技术等,使塔机可在工地现场自动巡航运行,实现了塔机少人化操作或无人化操作,明显提高了塔机操作安全性和效率。目前塔机远程无人驾驶操控系统已完成香港项目(Hip Hing Construction Co,Ltd)的交付,下半年预计在国内外市场交付数台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并推动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三、风险因素

  软件开发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产品技术开发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要随时判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并根据判断及预测的结果不断调整相应的研发和创新,然后将研发和创新成果转换为成熟产品推向市场,才能够使自身的产品贴合市场需求,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对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的新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对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不能及时掌握,致使公司在新技术的研发方向、重要产品的方案制定等方面不能及时做出准确决策,则公司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究开发将存在失败的风险;同时,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究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通过不断尝试才可能成功,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关键技术未能突破或者产品具体性能、指标、开发进度无法达到预期而研发失败的风险;此外,公司也存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功后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或者未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的风险。

  公司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产品为自主研发,主要营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构成主要营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及核心技术的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

  公司已建立的保密制度和激发鼓励措施并不能彻底消除本公司所面临的技术泄密风险,而且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客观上也存在因核心技术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技术泄密风险。

  3.部分软件产品的研发依赖于美国Autodesk公司提供的基础软件开发环境的风险

  公司建筑信息化软件中的算量软件、模架设计软件、施工策划软件以及实现综合应用的HiBIM软件是基于二维、三维图形基础软件的应用化产品,其研发所使用的图形平台均来源于美国Autodesk公司,对该公司的AutoCAD、Revit两款产品的建模功能存在依赖。

  目前,国内厂商已具备二维图形平台的供应能力,随着与国内供应商合作的深入,基于二维图形平台AutoCAD开发的软件产品及基于AutoCAD开发的BIM类产品,可通过国内平台做研发及使用环境的转换,但完全基于BIM三维平台Revit平台开发的HiBIM软件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替代。目前国内缺乏研发成熟、普遍的使用的BIM三维图形平台建模软件,同行业企业中虽已开始做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但短期内暂无全面掌握三维图形平台技术的企业。

  从客户使用角度来看,虽然基于不同平台的产品能做到较好的兼容性和一致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但客户需进行国产基础软件版权的购买,增加使用成本。

  Autodesk公司的软件产品按《出口管理条例》所示,属于大众市场软件(Mass Market Software),在特定的国家或实体销售或转移无需事先取得许可证。但如未来国际贸易政策(如中美贸易政策)、国际关系等发生不利变化,导致该类产品或该公司产品进入管制清单,公司未来可能没办法取得研发授权,将无法对基于Autodesk平台的产品做持续研发,会造成HiBIM产品的研发停滞、可能形成使用Autodesk平台客户的流失,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渗透率相比来说较低,相关这类的产品正处于从岗位级使用的常态化向项目级、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推进的阶段,鉴于建筑行业信息化业务与工程建设项目结合紧密,其受建筑行业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性。

  近年来,公司努力拓展浙江省外的市场,但由于市场开拓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浙江地区营收总额占比在40%左右,若浙江地区市场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作为主营施工阶段“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及子公司在报告期内享受多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税收政策优惠。如果未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出现不可预测调整,公司经营情况出现变化导致不再符合重软标准,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不能继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公司整体税负水平将提高,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情况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虽然募集资金投向均是公司专注多年的主业,对募集资金投向经过科学、缜密的可行性论证,但受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技术替代、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项目仍然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若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募投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不能正常运行,将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与此同时,募投项目的执行带来了大量的新增设备投入、办公场所增加、人员储备式招聘及研发费用的集中投入,但作为产品型企业,公司销售增长需逐步释放,效益产出是滞后于投资速度的,并且募投项目的投入产出的时间错位仍将在一定周期内存在,因上述投入形成的研发费用、折旧与摊销费用及其他费用大幅增加而导致业绩下降的风险。但随着产品的逐步成熟稳定、市场开拓的成果展现,上述错位将逐渐纠正。

  公司应用于数字建造领域的产品目前可以分为建筑信息化软件和智慧工地产品两大类,该行业具有市场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特点,如果未来出现竞争者持续进入、原有竞争对手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下游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将导致竞争加剧,进而影响行业整体毛利率,从而导致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此外,目前公司智慧工地系列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因上游供货商集中度提升等原因出现上涨,将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一贯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并制定了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但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长,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将影响公司的速度,给公司的营运资金带来一定压力。未来如果公司欠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或公司收款措施不力,将存在部分货款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入,会对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相应增加。

  鉴于前几年业务高速增长带来了应收账规模不断扩大,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公司加强订单质量管控,强化与头部客户、优质客户的良性合作,提高订单毛利率、回款等的标准,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公司大力加强长账龄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回款增加,公司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态势得以有效遏制。

  公司所处行业的下游为建筑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业主、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审计、行业监管机构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其中,施工类客户以中建系统、中冶系统、地方建工系统的特、一级建筑资质企业为主,上述客户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公用等类别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报告期内,上述客户购买公司产品直接应用于各施工项目,项目类型较多,以公共建筑项目为主。如果国家对下业的政策改变或再次遭受不可抗力影响,导致下业开工不足、投资收缩、景气度下降,将直接影响本行业下游的需求,进而影响企业业务。

  公司所处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有着密切联系,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或产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将可能会引起下游市场产生波动性,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建筑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产品累计服务了数万家客户、直接应用于数千个施工项目现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解决行业客户实际的需求以及实施效果方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技术和产品服务经验。

  (1)公司致力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行业的融合,立足于我国建筑信息化行业低渗透率的现状,以岗位级产品为突破点,合乎行业技术趋势、符合国家政策指引方向

  公司在建筑信息化行业渊源深厚,研发一直立足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并通过汇点成面、自下而上的产品策略,从岗位级使用的常态化逐步转化为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这一推进方式符合中国建筑行业现有的信息化现状,有利于提高行业信息化渗透率。

  公司所拥有的包括“BIM算法引擎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中,其中3项偏底层核心技术系公司取得了关键算法的技术创新,偏应用化核心技术系基于行业内的通用技术或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公司持续的垂直化应用开发、不断迭代和优化,获得了更好的性能指标或是应用效果。公司自主研发形成的多层次的技术架构及产品形态,立足于我国建筑信息化行业低渗透率的现状,以岗位级产品为突破点,合乎行业技术趋势、符合国家政策指引方向。

  公司面向行业现状及目标客户的真实需求开展研究工作,依托于自主研发建立的多层次技术体系,技术成果转化率高,技术产业化进程较快:

  在BIM应用技术领域,与业内同行相比,从功能覆盖广度来看,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施工阶段完整BIM工具链的企业;从业务结合深度来看,基于长期行业经验的积累,公司在BIM各专业应用算法上更具实用性和效率,契合实际环境,产品专业性能更具优势。

  2)数字建造中台技术体系和终端智能设备形成端到平台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能力优势

  ①数字建造中台是智慧工地平台的业务底层,由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组成。通过中台技术在数据管理方面更好的收发与处理基于BIM的有关数据、AIoT终端设备生成的大量数据及第三方集成数据,形成数据集成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进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对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施工公司形成数据资产的能力。在业务管理方面,施工公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企业在业务功能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中台技术对核心功能进行封装,并支持业务扩展可伸缩性,可解决施工公司业务定制的灵活性,提升产品业务匹配度、降低定制成本、提高交付效率。以基于数字建造中台技术体系的APaaS平台为基础研发的面向企业需求的“数智施工平台”,包括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劳务管理及企业在建项目数智化指挥系统等应用,形成了企业项目一体化数智管控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数字建造技术中台”已成功应用于智慧工地云平台、CCBIM项目协同平台及智慧城建平台等产品。行业可比公司中,仅部分公司发布过完整的平台技术及较为丰富的应用功能,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布局与行业龙头接近,较其他同行企业有技术先发优势和产品化优势。

  ②塔机安全辅助技术系公司专有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领头羊。该技术结合了智能终端、通讯、IoT等多种基础技术进行的技术创新,解决施工现场的塔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警、紧急处置和安全辅助等需求,是智慧工地岗位信息化产品的典型代表。行业可比公司中,虽然有其他公司发布了该功能产品,但目前经公开资料查询,仅公司具备拥有该类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硬件生产能力,该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12项;已申请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阶段的发明专利共41项。上述在审专利主要覆盖公司的BIM三维空间计算技术、视觉AI识别、云平台技术中台体系等技术领域,形成了在底层算法、数据中台、应用化研发、信息传输等多个层次的技术储备,未来能持续充实、升级现存技术体系,体现了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性及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投入较多的资源,注重通过对项目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及互传技术经验,给予员工更多锻炼机会,提升公司员工应对、处理问题的能力。公司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项培训快速提升员工的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水平。

  公司一贯重视软件及智慧工地产品的质量,视质量为公司发展的生命。公司成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保证产品研发过程的完善、运行稳定、品质可靠,为公司成立了市场荣誉和良好的口碑。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持续优化,历年均通过年审,获得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认可。公司成立了以《项目开发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管理体系,通过CMMI-3级认证,产品研究开发管理规范。

  中证海外中国内地企业相互连通信息技术指数报881.0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华虹半导体等

  中证港股通通信服务综合指数报2103.5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电讯盈科等

  中证港股通信息技术综合指数报2324.8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金蝶国际等

  中证港股通公用事业综合指数报2345.0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华润燃气等

  证监会出手!他操纵109个账户,9个月暴赚1.33亿!被罚没2.66亿

  证监会出手!他操纵109个账户,9个月暴赚1.33亿!被罚没2.66亿

  中证协就网下打新规则征求意见:对IPO网下报价的客观性、审慎性进行回溯验证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产品中心 加工能力 爱游戏官网打开 新闻资讯  

爱游戏联系电话:0371-68125777欢迎您考察订货!

版权所有© 2018 爱游戏|爱游戏官网打开|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 豫ICP备06005967号-2  网站地图